当前位置:椰树人刊

从未消失的家国情怀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09 作者:立法传承处 赵旭 【字体:

中国青年人的血液里,代代流淌着一股鲜明的信仰叫“家国情怀”。

远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19岁便带着“精忠报国”的信念投身军营,开启了他艰难而传奇的戎马人生有文学先驱鲁迅先生,26岁弃医从文,以笔杆子为武器,揭露社会的黑暗,拯救国民的劣根性。还有无数没留下名字的青年人,在救亡图存的年代,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口,与侵国列强誓死斗争,为了自由和解放献出生命。

20世纪30、40年代,青年们的家国情怀是建国独立。他生在家国破碎、沉浮不定的年代,大半国土沉沦,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受尽蹂躏。这个时代,打跑敌人、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就成为他们唯一的信仰。

20世纪50、60年代,青年们家国情怀是保家卫国。新中国已经成立,百废待兴,即使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但总算有了个家。他们心中充满希望,面对一次次冲击新中国的敌对势力,他们没有畏惧,斗争到底。此时巩固新成立的国家就是他们的全部信念。

20世纪70年代以后,青年们的家国情怀是富强繁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万象更新。家国各项事业迅速发展,青年们的生活得很大改善。他们足了劲,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各行各业前景光明。富强繁荣就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每一代中国的青年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属于自己时代的家国情怀。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呢?我觉得狄更斯的《双城记》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来形容当代比较合适。

活跃在当代的青年,80后和90后已成为主力。他们一直以来背着“个性张扬”、“自私叛逆”标签,有人说这一代人享受着上一辈人打拼的果实,告别了物质短缺、信息匮乏的时代,从小便见惯了各种稀奇玩意儿。有人也说,这一代像极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没有担当没有信仰,自古以来颂扬的美好品质到了他们这里,已经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今,80、90后渐渐占据主流社会重要地位,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他们生在和平富足的年代,相比前人用血肉身躯奋力的拼搏,他们所做的似乎平庸与无为。是,他们没有在战火中感受过救国的热血,也没有在百废待兴中建功立业,但是他们有属于新时代青年人的激情与信仰。国家发展的步步为营,社会环境的富足自由,让他们相信只要个人奋斗,梦想就可能会实现,他们始终坚信,小家得到了发展,大家也会越来越好。这一代人的高起点,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趋理性,对国家、社会的态度趋乐观。在多元、包容的时代大环境中,他们的视野不再狭隘,人生的选择也不再单一。他们不是满脸忧国忧民的传统知识分子,他们对政治不甚狂热,但始终还抱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近日,复旦大学国家网络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完成了《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追求“物质”,却不盲目崇拜“物质”;相信能够通过个人努力实现梦想,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冲击,愿意向西方学习但仍然推崇传统文化,提倡理性爱国。近年来,在多次天灾人祸面前,在奥运会、航天事业等国家重大事件面前,这群青年人的血性和爱国热情有目共睹。

当代的青年们拒绝消极悲观,对未来抱着乐观的希望,相信知识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反对世俗的捆绑,反对传统文化的糟粕,崇尚人人生而平等;抨击社会的有色眼光,追求婚恋自由、性向自由、信仰自由。他们心怀属于他们时代的家国情怀,他们努力挣脱束缚,敢于背负起新时代青年人应有的担当。

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它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它会一直存在,从未泯灭




 


联系我们 | 集团邮箱 | 人才招聘 | 企业邮局
椰树集团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路41号 信息中心更新维护
电话:0898-66796000-5110 传真:0898-66796000 琼ICP备05002509号